找到相关内容93篇,用时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在家众的修行——六根本与六随念

    为人责难),令起于。随念戒能得,但它能令、安止、道与果生起。  佛在《长阿含经》(卷二)里说道: 「世尊告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一者求财,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  2. 清醒地觉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种女 ( 男 ) 人性交。  3. 以种种方法性交。  4. 如果男人与女人的口、 阴道和肛门这三道的任何一 道行性交。如果女人的口、 阴道和肛门这三道与男人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049259.html
  •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高层境界的心,或者还能够再提升的心。  「无上的心」是指色界或无色界心,它们是已达到世间最高或最妙境界的心。  第七对心是专一的心与不专一的心。  「专一的心」是指具有或安止者的心。  「不专一的心」是指没有与安止者的心。  最后一对心是解脱的心与未解脱的心。  「解脱的心」是指透过如理作意而从烦恼中暂时解脱或在安止中透过降伏烦恼而暂时解脱的心。  如果你能安住于禅那中一或二小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8.html
  • 在柔佛一夜贤者禅院和Bhikkku Vajiro的访谈

    中,都没深入安止。证明了是足够观察修观。  初禅进入稳定的状况保持七天后,心也会很明亮、很细,很透明;有足够力量修观,看感受、看生灭。这些都是属于心法,掌握得好,因缘成熟的话,是有机会体验出...彻底了解物质和精神的实相。这不就是表明七清净是禅行者必经的次等过程。  其实不一定要死依照某个方法来修持,完全视学员本身的身心状况而。佛陀时代,阿难尊者开示,听众的心很纯净,专注于法。心也渐渐进入...

    湧光,廷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671417.html
  • 持恒于圣洁的追求

    句经》的一首偈来结束今天的开示: “智者精进于禅修的一天, 好过怠惰之人无自制无慧的百年生命。” 在此,“自制”是指及安止,而“慧”则是指观智及道智。若人以或安止定为基础来修行观禅,他就...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92178809.html
  • 阿罗汉的足迹(二)

    第九《正见经》)  在巴利经典的这段文字中,aveccapasada是指“不可动摇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我们在忆念佛陀神圣特质的时候所证得的“”。“”是指,当我们忆念佛陀的神圣特质(译按...支配心了。  “一位修行人应该在何处寻找‘根’?应该在‘四禅定’中找寻。”(译按:见《相应部》大品·根相应第四·应观第八经)  如果在修习“禅定”的时候,例如吸入、呼出,至少证得“”,又如果因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1142069.html
  • 法念处甲、五盖

    、取得不净的目标(直到获得取相);  二、致力于修行不净观,直到或禅那;  三、守护根门;  四、饮食适量;  五、亲近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欲欲的适当言论。  第一种方法「取得不净的目标」是指内心记住十种不净、可厌目标当中任何一种或是指练习不净观。如此记取不净目标的人能够灭除欲欲。  第二种方法「致力于修行不净观」是指依不净观而培育或禅那。不净观可分为十种无生命体的不净观及有生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649347.html
  • 开悟

    检证修到哪一阶段。取五蕴(色.受.想..识),或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颜)色.声.香.味.触.法),或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为观察对象,在适合修观的中,反覆观其无常(变易性)、...律藏》〈大品〉;Vinaya, Maha-vagga)   修习解脱有阶段性的工作,由戒、、慧,一阶一阶地修习,《中阿含经》《念处经》说:“彼朝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解脱(开悟...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252516.html
  • 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梵天”——那些这样希求生于梵天的人,或者虽无希求而不舍于凡夫的人,修安止必取胜有,而得胜有的功德。所以世尊说:“曾少修初禅的人生于何处?生为梵众天的伴侣”等。修,必得欲界善趣的胜有。[30] ...为梵众天的伴侣”等。修,必得欲界善趣的胜有。[47]  对于“不舍禅那,我等将生于梵天”这句话的看法,觉音论师认为修得或安止的人,能够投生到与其程度相等层次的天界,除了不舍禅定外,...

    释真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560179.html
  • 寻 伺

    (upacara samadhi)时就具有明显的五禅支,这五禅支在刹那比平常心强或明显;禅支逐渐成熟、稳定得安止(appana samadhi),即初禅(pathamam jhanam),此时的五禅支是入初禅的“具足支”(samannagatavga),比更强更稳定。得初禅之后,要于心脏处检查五禅支(一秒钟),再来,反覆训练入定、住(两三小时)、出、转向(出后检查禅支...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350361.html
  • 佛典中「唯」的二類否定意義對中國佛學研究的提示

    心於相〕專念、尋、伺。若能如是, 則次第抑制諸蓋, 靜止諸煩惱, 依(upacara-samadhi) 而等持其心, 生起「似」相(patibhaga-nimitta)。其次,關於「取相」 ( ...必須對於此「取相」專念、尋、伺。隨著其練習, 次第地抑制諸蓋, 靜止諸煩惱, 依 (upacara-samadhi) 而心得等持時(所現)之影像,稱為「似相」( patibhaga-...

    惠敏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243978.html